集体婚礼首页
025-84751618 QQ 咨询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
婚礼档期 新闻聚焦 婚礼视频 经验分享 结婚必知 网络报名 门店报名 婚纱款式

香格里拉藏族婚礼(图)

2012-03-21 2110 分享

  集体婚礼讯:近日,记者胡远航在香格里拉县,参加了尼西乡汤满村藏族小伙拉茸都丹的婚礼,让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:

  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县,眼下仍算冬季,寒冷而萧瑟,但因为蕴含着另一层意义也显得格外美丽。

  拉茸都丹所在的汤满村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尼西黑陶的发源地,这个距离香格里拉县城30多公里的藏族村寨,四周被雪山环绕,桃花盛开,星星点点的农舍点缀其间。

  因为即将举行的迎亲仪式,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了拉茸都丹家的三层藏式土楼。藏族姑娘们在院前清洗碗筷,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在准备喜宴。二楼的客厅里,藏族僧人在诵经祈福,长者和从远方来的客人则挤坐在火塘边,边喝酥油茶边聊天,笑脸在火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。

  下午3时,新郎开始在新房穿戴礼服,在他身后挂有一张他和新娘的婚纱照。

  一番穿戴后,拉茸都丹头戴狐狸皮帽,身着白衣、金边红袍,腰系五彩哈达,脚踩黑底金纹皮靴,一展藏族汉子的雄姿,不过脸上表情却很严肃。

  拉茸都丹的爷爷若杰说,藏族的节庆、婚礼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礼仪,一场传统的婚礼往往需要三天两夜。虽然现在年轻一代的婚礼和以前有所不同,开始拍婚纱照、闹洞房,但有些老传统还是得保持。

  吉时到,新郎、伴郎和亲友开始走到村口迎接新娘及送亲团。

  不远处,送亲队伍唱着弦子迎面走来。只是,在伴娘簇拥下的新娘却一直低着头。碰面后,接亲团中背着松柏水的女戚在喜官的带领下,给送亲团长者端上青稞酒以示欢迎。送亲团的长者轻点青稞酒后,仔细地给松柏水桶、香炉、茶果盘等礼器缠上白色的哈达。

  在距新郎家大门500米左右的地方,迎亲和送亲的长者开始对歌,介绍子女的情况,彼此感谢,并教育新人做人的道理,待人接物的规矩和操持家业的经验。一直低着头的新娘忍不住用手拂了拂眼角。

  在大门口唱完“门歌”后,众人簇拥着新人爬上楼梯接受松柏水的洗礼。到达二楼客厅后,所有人围绕火塘席地而坐,开始品尝茶果糕点,喜宴正式开始。

  若杰称:喜宴先上酥油茶、糌粑和糕点,吃完后再上尼西特有的黑陶火锅。

  糕点主要是油炸米面片和麦面条,分别代表了菩提树叶和菩提树枝。火锅里则有琵琶肉、香肠、豆腐和用雪山上的野菜制作而成的干菜。

  “每一项仪式背后都有深深的含义。不让笑还有低头,其实是让新人明白幸福要细水长流,对待伴侣要谦让。”前来参加婚礼的长者说。

  喜宴结束后,亲友们在空着的青稞地里点燃了篝火。

  夜幕下,熊熊的火焰将人的脸庞映得火红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跳锅庄的圆圈中,一起踩着古老的节奏舞了起来。这样的欢乐将持续到第二天。(备注:配图与此次婚礼无关)

  来源:“简约隆重、低调奢华婚礼的倡导者!”—中国集体婚礼网(本文系www.jthl.net稿件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) 

在线咨询
©2022 JTHL.NET. 南京报喜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02698号-6